关工委简报 第二十期(总第286期)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10


 

重庆三军医大预防医学博士艾国平教授

来我校举办“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讲座

 

10月27日下午14:30—16:00,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聆听了重庆市关工委派遣科技宣讲团成员艾国平教授来我校举办的“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讲座。离退休处党委书记、处长黄兴国同志、校关工委副主任徐伯华教授、秘书长黄仲慧同志,以及学生处组织的全校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会。会议由黄兴国处长主持。

艾教授主要讲了五个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死亡?请学生回答后,艾教授归纳回答:“心跳停止”,“呼吸消失”,“血压为零”作为死亡的标准。同时,艾教授还讲“死亡从来不是终点,遗亡才是终点。”

问题二:你认为生命生存需要哪些条件?请学生回答后,艾教授作了一一回答:一是对理想实现,发挥最大潜能的需要;二是想被人承认的需要;三是社会的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四是避免对生命构成威胁的需要;五是本能层次的需要,包括食欲、睡眠、欲望等。同时讲了荒漠化、塑料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肿瘤增多,对人类的影响,提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响应习总书记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问题三:什么是健康?艾教授讲,“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她用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过余自卑,缺乏沟通,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心内科门诊常见病了。提出要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健康四大基石观念:心态平和,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

问题四: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艾教授用2018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责任与职责。艾教授分析,错过站的乘客—自私的人;公交车司机—缺乏职业职责的人;车上的乘客—冷漠的人。故造成15人死亡。艾教授讲,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艾教授还讲了责任与担当,代代相传的精神,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平凡岗位见不平凡的全国劳模精神。

问题五:如何让生命得以延续?艾教授讲“延续,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器官捐献,是生命最好的礼物。我国器官移植缺口大,每年有30万患者等待,移植数量仅2万例。鼓励青年学生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艾国平教授的报告主题突出,思路明晰,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功底厚重,深入浅出,学识渊博,旁征博引,正反对比,舍己为人;有理论、有实践、问答式,启迪学生正确对待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讲得生动形象,赢得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深感受益匪浅。

 


 


 

 

 

 

 

 

 

 

 

 


报:重庆市关工委、重庆市教委关工委重庆市涪陵区关工委、重庆市涪陵区教委关工委

送:本校关工委名誉主任、分管领导,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图书馆、离退休处,关工委顾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二级关工委,五老同志

 

 

  校关工委秘书处黄仲慧供稿

                      

(传电子文档25份,共印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