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高教老协长江师范学院分会会长傅显捷带领长江师范学院“‘千年和’英模教育”(以下简称“英模教育”)公益团队师生来到重庆市垫江县,征集到红岩渣滓洞“11.27”脱险志士傅伯雍留下的证章、手稿等30余件英雄信物。傅伯雍之子、高教老协长江师范学院分会会长傅显捷展示并讲述了每件英模信物背后厚重丰富的红岩精神内涵。
“英模教育”是长江师范学院打造的立德树人精品项目,旨在以英模教育为主要突破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推进英模精神入脑入心。其中,该项目的“英模教育馆”是英模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重庆渣滓洞“11.27”脱险志士傅伯雍后代的傅显捷同志,指导“英模教育馆”的打造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高教老协长江师范学院分会参与该项目,全面指导英模教育活动,重点指导该项目“英模教育馆”的打造。傅显捷会长建议增加红岩渣滓洞“11.27”脱险志士事迹的教育内容,并指导从以下渠道征集英模事迹:一是重庆市革命英雄纪念馆的档案资料,选择原川东地下党烈士传记进入英模教育馆;二是通过重庆市革命英雄纪念馆的红岩连线,联系烈士和脱险志士家属,获取革命战士的事迹;三是到原川东地区各县的党史办,选取革命英烈与脱险志士的传记;四是通过对脱险志士解放后工作的单位和居住地进行调研,获取他们的事迹。目前“英模教育馆”正在多方征集这方面的英模教育资料。
(高教老协长江师范学院分会 傅显捷 朱家明供稿)